税收经济研究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

  • 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并当作科学加以研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笔谈

    朱诗柱;

    对改革开放最真切、最根本的纪念,就是要始终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并当作科学加以研究。也就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科学探索,做到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

    2018年05期 v.23;No.111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理论影响因素分析

    杨志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的选择与理论认识有着密切关系。1980年个人所得税制确立主要依靠个人所得课税的基本原理。随着个人所得税涉及面的扩大,与个人所得税相关的公平问题浮出水面。公平观直接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专项附加扣除的基础是公平理论,具体扣除方案的选择还与税收征管理论有关。专项附加扣除只能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不能取代公共政策的其他工具,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应按照简化和标准化的原则设计。未来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还会受到公平课税理论和最优税收理论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理论的影响程度受制于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当下,经济全球化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有特别的要求,这与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一起,要求进一步减轻个人所得税税负。

    2018年05期 v.23;No.111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李平;杨默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体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特征和较强的中国特色。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纳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之中。文章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逻辑和历史的脉络出发,论述各个历史阶段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内容,最后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税地税合并的历史必然性,必将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8年05期 v.23;No.11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税收征管体制的内涵、演化与启示

    马建;

    多年来,在我国税收实务界和学界,关于税收征管体制内涵的界定及与其他税收征管范畴的关系在相关文件和研究成果中较少提及。在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之后,有关税收征管体制的研究开始被重视。文章通过梳理学界研究成果,阐述了税收征管体制的内涵及其构成,分析了其与其他税收征管范畴的关系,并结合济南市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征管体制的演化,揭示了相关发展趋势,并得到一些启发。

    2018年05期 v.23;No.111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税制改革

  • 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优化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课题组;张津;柳华平;侯明锋;

    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税收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国现行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即将到期,在政策调整窗口期,优化和完善税收政策正当其时。文章从税收政策视角出发,以成都市孵化器企业为样本,对现行孵化器税收政策及其运行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检讨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2018年05期 v.23;No.111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的税制改革研究

    冯守东;

    文章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分析我国现行税收的功能,对照分析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税制改革的着力点,以及我国新时代税制改革的战略思维、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

    2018年05期 v.23;No.111 35-3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税收征管

  • “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税务局应用探索——以浙江省电子税务局建设为例

    周仕雅;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语境下,传统政务范式被改造,电子税务局是电子政务在税务领域的前沿演绎,是税务信息化(电子化)的全新形态,是"互联网+政务"在税收范畴的实践载体和落地平台。与电子税务局建设发展互为表里的是税务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文章以浙江省电子税务局建设为例,对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税务局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路作一探索。

    2018年05期 v.23;No.111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收信息化研究

    徐夫田;汤荣志;董旸;

    税收信息化发展一直是我国深化税收改革、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随着纳税主体增多,纳税业务繁杂,以及各类新型交易方式的出现,税收领域的偷税、逃税、骗税、漏税等行为层出不穷。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有效措施和手段。区块链是集成分布式数据存储、非对称加密算法、时间戳技术、点对点传输、智能合约机制、共识机制、激励机制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具有去中心化、共识性、可追溯性以及智能合约机制等特点,为解决现有的信息孤岛、纳税遵从度低、税务稽查难、征款难收缴等难题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文章对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和特点进行研究,从增值税电子发票、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评级、税收争议、风险预警等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应用探索,得出如下结论: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纳税争议,提高纳税遵从度,降低税收风险,改善税收管理环境。

    2018年05期 v.23;No.11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贯彻习近平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纳税服务现代化建设

    韩晓琴;

    只有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才能加快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税务部门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税收现代化体系,推进税收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研究推进纳税服务现代化建设,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8年05期 v.23;No.111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PPP项目涉税风险探析

    蔡昌;王思月;

    PPP模式自身运行的特殊性、企业内部税收风险应对机制的薄弱以及相关税收政策的不完善,造成了当前PPP模式普遍存在较大的涉税风险。要化解这种风险,需要企业、税务部门及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形成PPP涉税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关键在于企业内部要构建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涉税风险控管机构、机制和流程。

    2018年05期 v.23;No.111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税收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所得税稽查风险防范

    冯秀娟;

    进入税收大数据时代后,个人所得税涉税信息越来越全面地被纳入监管范畴。随着纳税信用体系的建立,失信惩戒力度的不断升级,迫切需要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设计中有效利用税收政策,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及规划,防范个人所得税稽查风险。

    2018年05期 v.23;No.111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增值税分成比例调整对“虚开”现象的影响分析

    王郁琛;

    地方政府增值税分成比例提高之后,随之各地给予企业的税收返还也相应提高,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不法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诱因之一。文章以增值税的内在机理为研究起点,梳理了地方政府税收返还与"虚开"现象的逻辑关系,并基于A省特定行业的增值税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地方政府增值税分享收入的提高确实间接助长了部分非法企业"虚开"行为。而地方政府从增值税中分享的收入,不仅包括分成收入,也包括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收入。因此,建议逐步降低增值税收入的地方分成比例,并适时取消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代之以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体系,这样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为竞争税源而带来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负面问题。

    2018年05期 v.23;No.111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税收经济分析

  • 我国环境保护税减排效果的实证研究

    于佳曦;李新;

    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利用排污费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分析排污费的政策效果,并以之作为预测环保税政策效果的参照。结果表明,征收环境保护税可以减少单位GDP二氧化硫、单位GDP废水的排放量,但对抑制单位GDP固体废物排放方面的政策效果不显著,建议逐步扩大环保税的征收范围,增加税目,提高税额,促进企业主动减排。

    2018年05期 v.23;No.111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国际税收

  • 论跨国公司税收责任之承担

    叶莉娜;杜鹃;

    税收责任是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税收责任的承担已经具备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基础。促使跨国公司承担税收责任的国际法措施主要包括透明度和税收情报交换;国内法措施则主要体现在大量反对跨国公司逃避税的相关规则的引入、创新性税收征管模式的开发上。跨国公司税收责任在发展中国家的承担,是个特殊问题: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促使跨国公司税收责任承担方面面临较大的困境;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税收责任的承担,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独特的价值。中国也应当在积极参与国际税收治理行动的同时,通过建立跨国公司税收责任承担机制,引导企业以一种主动的、系统化的方式承担其税收责任。

    2018年05期 v.23;No.111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财经纵论

  • 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发挥作用时点的实证分析——基于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

    杜爽;陶畅;

    使用同频数据分析财政支出政策效果,会因为使用了加总或差值方法处理数据破坏了数据结构,导致部分前瞻性信息丢失,从而扭曲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对政策效果的评估。为保持数据的初始性和完整性,构建混频数据模型能够更充分地发掘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财政支出政策分析的准确性。文章构建的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同频数据模型,前者能够更早地识别出财政支出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且对政策影响程度的判断也更为准确。因而,可使用更高频率指标"观测"财政支出政策发挥作用时点,并依据经济季度数据及时判断与调整财政支出政策。

    2018年05期 v.23;No.111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