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诗柱;
对改革开放最真切、最根本的纪念,就是要始终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并当作科学加以研究。也就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科学探索,做到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
2018年05期 v.23;No.111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志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的选择与理论认识有着密切关系。1980年个人所得税制确立主要依靠个人所得课税的基本原理。随着个人所得税涉及面的扩大,与个人所得税相关的公平问题浮出水面。公平观直接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专项附加扣除的基础是公平理论,具体扣除方案的选择还与税收征管理论有关。专项附加扣除只能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不能取代公共政策的其他工具,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应按照简化和标准化的原则设计。未来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还会受到公平课税理论和最优税收理论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理论的影响程度受制于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当下,经济全球化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有特别的要求,这与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一起,要求进一步减轻个人所得税税负。
2018年05期 v.23;No.111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平;杨默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体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特征和较强的中国特色。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纳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之中。文章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逻辑和历史的脉络出发,论述各个历史阶段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内容,最后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税地税合并的历史必然性,必将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8年05期 v.23;No.11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马建;
多年来,在我国税收实务界和学界,关于税收征管体制内涵的界定及与其他税收征管范畴的关系在相关文件和研究成果中较少提及。在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之后,有关税收征管体制的研究开始被重视。文章通过梳理学界研究成果,阐述了税收征管体制的内涵及其构成,分析了其与其他税收征管范畴的关系,并结合济南市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征管体制的演化,揭示了相关发展趋势,并得到一些启发。
2018年05期 v.23;No.111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仕雅;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语境下,传统政务范式被改造,电子税务局是电子政务在税务领域的前沿演绎,是税务信息化(电子化)的全新形态,是"互联网+政务"在税收范畴的实践载体和落地平台。与电子税务局建设发展互为表里的是税务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文章以浙江省电子税务局建设为例,对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税务局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路作一探索。
2018年05期 v.23;No.111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夫田;汤荣志;董旸;
税收信息化发展一直是我国深化税收改革、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随着纳税主体增多,纳税业务繁杂,以及各类新型交易方式的出现,税收领域的偷税、逃税、骗税、漏税等行为层出不穷。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有效措施和手段。区块链是集成分布式数据存储、非对称加密算法、时间戳技术、点对点传输、智能合约机制、共识机制、激励机制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具有去中心化、共识性、可追溯性以及智能合约机制等特点,为解决现有的信息孤岛、纳税遵从度低、税务稽查难、征款难收缴等难题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文章对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和特点进行研究,从增值税电子发票、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评级、税收争议、风险预警等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应用探索,得出如下结论: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纳税争议,提高纳税遵从度,降低税收风险,改善税收管理环境。
2018年05期 v.23;No.11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韩晓琴;
只有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才能加快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税务部门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税收现代化体系,推进税收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研究推进纳税服务现代化建设,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8年05期 v.23;No.111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蔡昌;王思月;
PPP模式自身运行的特殊性、企业内部税收风险应对机制的薄弱以及相关税收政策的不完善,造成了当前PPP模式普遍存在较大的涉税风险。要化解这种风险,需要企业、税务部门及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形成PPP涉税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关键在于企业内部要构建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涉税风险控管机构、机制和流程。
2018年05期 v.23;No.111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冯秀娟;
进入税收大数据时代后,个人所得税涉税信息越来越全面地被纳入监管范畴。随着纳税信用体系的建立,失信惩戒力度的不断升级,迫切需要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设计中有效利用税收政策,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及规划,防范个人所得税稽查风险。
2018年05期 v.23;No.111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郁琛;
地方政府增值税分成比例提高之后,随之各地给予企业的税收返还也相应提高,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不法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诱因之一。文章以增值税的内在机理为研究起点,梳理了地方政府税收返还与"虚开"现象的逻辑关系,并基于A省特定行业的增值税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地方政府增值税分享收入的提高确实间接助长了部分非法企业"虚开"行为。而地方政府从增值税中分享的收入,不仅包括分成收入,也包括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收入。因此,建议逐步降低增值税收入的地方分成比例,并适时取消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代之以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体系,这样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为竞争税源而带来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负面问题。
2018年05期 v.23;No.111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