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经济研究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

  •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学习习近平共同富裕思想笔谈

    朱诗柱;

    共同富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人民都享有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是共同富裕内涵的形象表述。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两者是等价概念。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就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涵,"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其他四个方面具有等价的意义。

    2017年06期 v.22;No.10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中国税收发展战略研究

    冯守东;

    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出发,进一步考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特别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中国税收发展的战略及重点。

    2017年06期 v.22;No.106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税收文明的提升

    张景华;

    税收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文明的进步是评价税收历史现象的根本尺度。税收文明演进的过程是税收文明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形成现代税收国家通行的税制结构,也是税负分配的公平程度的提升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的主要矛盾,需要提升税收文明,以现代税收文明为基准建立现代税收制度,更好地发挥现代税收的作用,促进税收负担分配的公平正义和税收对收入分配的有效调节。

    2017年06期 v.22;No.106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与税收使命

    武靖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新的判断。新判断在两个方面对原有社会主要矛盾论述形成了扩充。供给方面,经过近四十年高速发展,"落后的社会生产"总体上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需求方面,人们的物质需要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较好填补,但更广泛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待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主要是人们对先进制度和公共产品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对政府职能的重大挑战。税收要承担好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历史使命,应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中央税与地方税、公平与效率、管理与治理等几个关系。

    2017年06期 v.22;No.106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税收优惠政策对资源综合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于佳曦;

    我国与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中,且以税式支出的方式对企业节能环保活动给予引导。由于无法取得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税收减免额数据,文章利用2000年至2015年全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选取政策力度最大的2008年为政策时点,建立时间虚拟变量模型,考察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资源综合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后全国各省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作用显著,有效推动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2017年06期 v.22;No.106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健全地方税体系——基于税收治理之视角

    邵凌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的要求,同时随着"营改增"改革推进,再加上体制性、制度性等惯性因素依然存在,地方税体系改革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以上背景分析,从税收治理结构搭建、税收治理制度建设、税收治理功能完善、税收治理方式改革等方面分析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017年06期 v.22;No.10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税制改革

  • 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税收力量——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

    刘峰;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总量、结构、质量、速度四个方面。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制度等要素配置是关键性问题。税收治理在破解这些难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应该重点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完善税收制度去发力。

    2017年06期 v.22;No.10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营改增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影响

    鞠铭;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将彻底消除制度性重复征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营改增改革过程中所凸显的中国特色对于世界经济复苏以及各国税制改革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7年06期 v.22;No.106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税收征管

  • 私募基金税务问题研究——基于苏州市昆山地方税务局的调研分析

    王培;刘锦芳;刘一辰;

    文章通过对苏州市昆山地方税务局、苏州市昆山地方税务局第四分局、昆山市金融办等部门的实地调研,以苏州市昆山地方税务局极数宝大数据系统、金税三期税收征管系统中获取的数据信息为基础,总结昆山市私募基金的经济税收现状,挖掘私募基金管理的闪光点,通过寻找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国家税收政策、规范地方优惠政策、健全税务管理体制、推动税务大数据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昆山市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22;No.106 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税收风险任务管理研究

    陆静波;

    税收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税务机关实施税收征管的重要方式。随着税收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风险任务的有效性不强、风险任务缺少面上统筹、人力资源配置与风险任务不匹配、风险任务的过程管控存在真空等问题。文章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税收风险任务管理的相关对策,在进一步提升税收风险任务管理效率方面做出了探索。

    2017年06期 v.22;No.106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营改增”后建筑行业逃税犯罪的分析与侦查

    王浩;郦寅;

    在"营改增"后,如何侦查建筑行业逃税犯罪案件,是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建筑行业"营改增"后税制有了根本改变,给建筑企业带来很大影响。公安机关要针对新的情况及时学习了解建筑行业的税收现状、特点及逃税手段,广辟案源,提前介入,果断立案,固定证据,进行会计检查和司法会计鉴定,追缴涉案款物,为国家和社会挽回经济损失。

    2017年06期 v.22;No.106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法总则视域下纳税人涉税信息保护机制研究

    张旭光;

    民法总则设定专款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彰显国家保障信息权益之态。纳税人涉税信息属信息范畴,理应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民法总则信息保护机制下的主体并不能有效涵盖税法意义上纳税主体,机构信息与个人信息的法益保护应具有同等性。机构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保障方面尚无上位法为依托,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风险。以纳税人享有信息权、具有涉税信息的各项民事权能为出发点,在借鉴民法总则个人信息保障机制基准上,厘定不同主体对涉税信息保护职责,在立法中以体系化的法律予以强化,建立专门信息执法监管机构负责涉税信息监管和纳税人信息权利宣传教育,赋予信息主体权利侵害的民事救济渠道,以图构建涵盖全体纳税人框架的涉税信息保护体系。

    2017年06期 v.22;No.106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税务教育

  • 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评估方法及指标问题研究——以税务部门为例

    "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评估方法及指标问题研究"课题组;王兰;高永清;

    文章厘清了当前我国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以税务部门为例,提出科学构建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评估管理制度,推进项目评估工作规范化、持续化等方面富有成效的做法,以及深化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7年06期 v.22;No.106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财经纵论

  • 边疆民族地区“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

    罗艳;孙群力;

    文章通过构建"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对云南省2005—2015年"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序上看,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断上升,从低水平耦合协调上升为中度耦合协调。不同阶段三者所处的地位不相同,其中:2005—2008年、2014—2015年这两个阶段产业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2009—2013年人口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从空间上看,云南省的城镇化和协调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三者均呈现出以昆明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非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滇中地区及周围区域产业城镇化化水平较高,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超前,仅有德宏州土地城镇化水平相对超前。

    2017年06期 v.22;No.106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成效、问题及建议

    康箐芸;

    近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等领域的先行先试与推广实践,营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自贸试验区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应瞄准制度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加强比较薄弱的金融领域改革,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更加注重创新的实质内容,继续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2017年06期 v.22;No.106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税收经济研究》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秉承"以特色求知名,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刊理念,突出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刊发经济类各学科、特别是税收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近期重点关注税收现代化。我们热诚期待学术界同仁和税务战线的理论工作者及实际工作者加强与本刊编辑部的联系,继续

    2017年06期 v.22;No.106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