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经济研究

国际税收理论与实践

  • 税收征管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

    靳东升;孙矫;陈玥;

    近年来,为解决国际逃避税、国际税收争端等问题需要各国开展更深层次的税收征管合作,由此提出了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在税收征管领域进行合作以减轻和消除税收对国家间经济往来的扭曲,是一个既现实又可行的选择。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最新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比与分析,对税收征管国际合作的现状进行比较,对税收征管国际合作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提出开展更紧密的税收征管国际合作是世界各国明智的选择。

    2012年02期 v.17;No.7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所得税协调问题研究

    王红晓;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所得税的协调。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所得税协调应做好以下几点:各成员国应逐渐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逐渐取消阻碍资本在区域内流动的税收政策,逐渐统一成员国公司企业所得税税基,中国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这一自由贸易区中的大国,在所得税的协调问题上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2012年02期 v.17;No.72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税负归宿理论文献综述

    李捷;

    税负归宿亦称"税收归宿"、"赋税归宿"、"课税归宿",是税收负担的最后归着点,即税收负担运动的最后归着环节,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国外学者对公共经济学中的税负归宿理论展开研究,研究税负归宿的分配效应。正确认识税负归宿理论,对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负担分配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2期 v.17;No.72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协调区域间税收分配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周咏雪;

    协调区域间税收分配以促进区域经济公平发展、共同进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美、德、日和巴西等国家协调区域间税收分配政策中较为特色之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尝试提出中国区域间规范横向税收分配的几点政策建议。

    2012年02期 v.17;No.72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税制探析

  • 海峡两岸反避税制度差异形成原因的经济层面分析

    李大明;张思路;

    大陆反避税制度较台湾更为严格的经济原因:大陆的内需市场规模庞大,而台湾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大陆大多数的本土跨国企业是国有企业,而台湾的本土跨国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税收政策是台湾吸引外来资本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大陆,其经济表现是吸引外来资本的重要因素。反避税制度的优劣不在于是否严厉,而在于是否适应本土经济发展。

    2012年02期 v.17;No.72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标准测算模型的构建

    陈庆海;

    就业纳税人应负担的日常生活支出是其获得收入而要承担的成本费用,应该在征税之前扣除。我国个人所得税可考虑按年计算综合费用扣除标准的办法,并以某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家庭每一就业者年收入负担的年消费性支出作为衡量指标进行测算,充分考虑家庭人口和物价变动因素。通过计算1996年~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全国及分组每一就业者年收入负担的年消费性支出,并对1996年以来的综合费用扣除标准做出评价:2001年以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基本满足城镇居民家庭全国及分组每一就业者应负担的年消费性支出,而2002年以后只有最高收入户的综合费用扣除可能略显不足。在充分考虑家庭人口和物价变动因素条件下,文章构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标准动态测算模型,测算结果显示:我国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标准合理数值分别应为43400元/年、46600元/年和50100元/年。

    2012年02期 v.17;No.72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法经济学视角的文化产业税收制度

    苏如飞;

    文化产业在一国的产业布局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税收可以通过减免税的方式降低投资者的成本和风险,引导文化产业的投资,刺激文化产业的发展。运用法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发现,文化产业的税收制度应该对税权的配置、保护纳税人的预期、维护纳税公平做出相应的规定。

    2012年02期 v.17;No.7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结构性减税绩效评价与税制改革展望

    潘孝珍;

    本文重新解释了结构性减税的概念,认为结构性减税的实质内涵在于降低政府全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大口径宏观税负中各项收入的结构,并优化政府税收收入结构。以此为立论基础,本文回顾了我国2009年以来推出的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趋势、政府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税种收入的变化趋势三个维度评价了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绩效,并相应提出了完善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税制改革建议。

    2012年02期 v.17;No.72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结构性减税的政策效应及调整路径

    周清;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本文分析了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结构调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性减税政策由于减税力度不够,对促进经济增长仅具有短期的信号作用,结构调整效应也较弱。今后政策调整的路径应是继续改革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加大减税力度,改革房地产税制,调整税制结构。

    2012年02期 v.17;No.72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研究——基于增值税的实证分析

    夏晶;李波;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通过对分配起点以及分配过程的调节来保证分配结果的公平有效。现阶段我国出现的收入分配失衡、收入差距拉大并非市场化改革的后果,其本质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中经济制度缺陷及政府行为失范,其中也包括财税制度。本文选择增值税为研究对象,分析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不同收入阶层所负担的增值税税负,并对城镇居民负担增值税前后的基尼系数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起到显著的逆向调节影响,并基于该结论对增值税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2年02期 v.17;No.72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房产税暂行条例的征税范围修改略论——以重庆、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征税范围为例

    刘升;

    重庆和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的目标主要是稳定房价、调节居民财产再分配,构建税收新体系。在此背景下,房产税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组合拳"中的新工具,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房产税暂行条例征税范围的修改是对我国房产税立法的完善,其实践上可以从重庆和上海试点房产税改革的实务中得到借鉴,理论上也可以从房产税立法的演化、现有法律的规定等方面论证其合法性。

    2012年02期 v.17;No.72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税收法治

  • 论科学配置省级政府税政管理权的紧迫性——基于深化财税改革的视角

    涂京骞;涂龙力;

    本文根据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和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提出界定中央与地方税政管理权、特别是科学配置省级政府税政管理权是深化税收管理体制改革从而也是"十二五"时期财税改革的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的观点,分析了现行税政管理权配置的缺陷,在指出科学界定中央与省级政府两级税政管理权客观紧迫性基础上论证了科学界定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建议尽快修改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落实赋予省级政府税政管理权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2012年02期 v.17;No.72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税收征管

  • 我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其完善

    张英明;

    随着2005年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正式颁布,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作为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手段。但2006年以来的上市公司实践表明,股票期权激励在中国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期权所得和公司业绩脱钩现象普遍,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未能充分发挥;二是关于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不完善;三是存在操纵股价、人为拉抬期权所得现象。上述问题的存在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期权所得征税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密切相关。本文首先介绍了美、英、法等经济发达国家股票期权所得征税的法律规定,然后总结了发达国家股票期权所得税收法律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梳理了我国现行股票期权所得征税的主要政策规定,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股票期权所得税收政策的一系列建议。

    2012年02期 v.17;No.72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的纳税服务策略研究——基于对通州地税试点的考察

    袁遐;黄琼;

    本文在定性分析了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特点之后,基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对纳税服务的影响和需求分析,阐述了新模式下的纳税服务应对策略,内容涵盖了服务内涵、平台打造、团队协作、资源整合等方面,力图从各个角度探索新时期的纳税服务策略,以便促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2012年02期 v.17;No.7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税收与经济

  • 论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以扬州市为例

    《扬州市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钱存林;

    运用财税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应如此。扬州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系统设计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导向作用;完善财政投融资政策;构建多层次引进培育人才的财税政策;完善现有税制体系。

    2012年02期 v.17;No.72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苏主要支柱行业税收负担研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

    米月皎;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首要问题,作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税收政策可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重大作用,而税收问题的核心又是税负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江苏省14个主要支柱行业的产业结构税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其税负水平进行了归类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

    2012年02期 v.17;No.72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税收经济研究》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秉承"以特色求知名,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刊理念,突出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刊发经济类各学科、特别是税收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2年02期 v.17;No.7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