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绍华;梁晓静;
作为传统商贸的电子化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为提升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一直是全国税收工作的巨大难题。文章在解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征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别从税收政策、税源管理和征管流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建议。
2012年03期 v.17;No.7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4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2 ] |[阅读次数:1 ] - 孟杰;贾宜正;
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虽带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但对当前税务稽查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税务稽查难点的基础上,尝试从法治、信息化、电子稽查等六个方面提出有利于电子商务税务稽查的建议。
2012年03期 v.17;No.73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祖跃;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税收征管工作的主线。积极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实施税收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势在必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深化和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方式,值得认真思考。
2012年03期 v.17;No.73 16-1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李晓鹏;杨文健;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当前新征管模式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新时期强化税源管理的需要。但在税源专业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经费预算保障、机构设置、数据信息质量、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众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推进与深入。文章重点对影响税源专业化管理推进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来保障新征管模式改革的顺利实现和推进。
2012年03期 v.17;No.73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杜秋娟;
"受益所有人"作为税收协定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何运用于日趋活跃的跨国经济活动的我国税务实践,是当前国际税收领域的热点议题。文章着重探讨此概念的内涵以及其运用对我国政府、跨国投资者产生的影响。
2012年03期 v.17;No.73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戴伟;
伴随出口退税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骗税违法行为也频频发生,国家财政因此蒙受巨大损失,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变得越来越紧迫。出口退税评估是出口退税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退税评估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加强管理、信息共享、指标体系完善、部门协调、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提出加强退税评估的具体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评估机制进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2012年03期 v.17;No.73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陶佳琳;车文琴;
近年来,委托代征税款在强化税收控管、降低税收成本、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委托代征个体增值税的范围、委托代征合同的当事人、税务机关在委托代征中的权利等问题仍是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文章就上述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推动委托代征个体增值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2年03期 v.17;No.73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恺;俞九巳;
税收信息化是提升涉税信息管理能力与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的技术改良、机制创新与制度变迁。税收信息化因循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税收遵从理论的学理脉络渐序发展而来,并构成一国税制结构优化的实践基石。我国当前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存在严重的唯技术治理取向,在组织机制协调与基本制度创新层面存在显度不足。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应在理念、技术、机制、制度等各层面突破现有约束的"瓶颈",切实提升我国的涉税信息管理能力,实现实际税负与名义税负的合意趋近。
2012年03期 v.17;No.73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颖;
随着税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税务部门的行政和绩效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文章分析了目前税务部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了现代西方基础考核理论,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税务机关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2012年03期 v.17;No.7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郭勇平;
宪法最本质的两个精神有:一个是保护公民的权利;第二个就是制约和限制国家权力。而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应该是制约和规范国家权力运作。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所谓最高权威就是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可以说,宪法就是确认公民权利的"宝典",即"权利宣言",同时更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规约",即"权力规范"。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诚实守信"的理念以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税收执法理念,以正义公平为价值评判,弘扬宪法精神,全力推进依法治税,从而达到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和谐税收、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2012年03期 v.17;No.7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华江;
股权与资产是构建公司制企业的两大基本元素,二者均具有流动性,但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有着本质区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适用不能违背税收法定原则,也不应与其他法律相抵触。分析国外税制法律实践可知,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直接将股权转让认定为资产转让具有严格的适用条件,我国实务界对股权与资产关系认识不足的现状揭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反避税指引具有积极意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国外发展则为我国税制的完善提供了有利参考。
2012年03期 v.17;No.73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叶莉娜;
全球化经营使跨国公司常设机构利润归属成为国际税法的重要问题。国际社会的主流方法是以OECD2010年发布的常设机构利润归属报告为代表的独立交易法和以欧盟2011年发布的合并统一公司税基指令为代表的公式分摊法。独立交易法解决了常设机构利润归属的基本问题,但是面临无形资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发展需求等方面的挑战,此外还具有成本过高的缺陷;而公式分摊法在某种程度上对无形资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考量并且降低了成本,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从总体上看,有用公式分摊法取代独立交易法的趋势,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全球公式分摊法可以取代独立交易法,迈向全球公式分摊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独立交易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我们认为他们更可能互相补充,共同服务于转移定价税制。
2012年03期 v.17;No.73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姜竹;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生产资料销售额和进口总额,是形成税收收入的"三驾马车",但三者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不同,既代表了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同,也表明了优化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可见,需求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加大社会最终消费需求的比重,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由此推断,扩大与市场最终社会消费紧密相关的社会零售商品的市场销售份额是我国近期调整市场销售的主要目标。因此,重视社会消费,分析影响商品消费的因素及其对我国税收收入乃至总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012年03期 v.17;No.7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龙朝晖;陈会林;
文章总结回顾现有的研究我国宏观税负的文献,分析发现比较适合用来衡量我国宏观税负的是中口径宏观税负,但应该考虑预算外收入。税收弹性的统计分析表明税收弹性是均值略大于1的随机变量。根据2000-2010年我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超过居民消费的增长,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与人均居民消费、可支配收入的多元面板动态GMM估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尚未对居民消费造成显著负面影响。考虑到我国基尼系数高于国际公认警戒线的现实,一方面,我国应继续进行税制改革,直接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还应减轻个人和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负担,鼓励捐赠,间接改善收入分配并拉动居民消费。
2012年03期 v.17;No.73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云飞;赵志伟;
在我国财政领域,收入的预决算偏离度一直是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收入预测的准确性不高则为其中重要原因。准确预测收入应改变传统的基数增减法,采用相对科学的计量经济模型。文章以河北省为例,根据税收与经济之间客观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建立了税收与经济的协整模型;根据经济变化趋势的相对稳定性,建立了经济产值的ARMA模型;然后通过对经济税基的预测测算出税收收入的季度规模,并用部分历史数据和外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总体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对未来各季度税收收入的实际预测,有利于科学规划收入预算、合理安排预算支出、解决预决算偏离较大的问题。
2012年03期 v.17;No.73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