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波;张诚彬;
房地产税在收入分配中的调控作用是准确界定房地产税功能定位、设计房地产税制的基础。房地产税作为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有效地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差距,而且有助于为整个税制的全面改革,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真正完善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能够实现公平分配功能的房地产税至少具备实行市场价值体系模式、征税对象界定为房地产、中央政府统一立法、地方政府具有一定自主权等特征,这就必然要求根据现有房地产五个税种的实际性质和功能定位,对其进行整合归并式的改革。
2012年06期 v.17;No.7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彭骥鸣;韩晓琴;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当前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国内学者围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意义、效应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主要就纳税人、税务机关和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税收负担、税收征管等三个问题的研究做一综述。
2012年06期 v.17;No.76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周仕雅;王波;
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快速发展,进而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动,是个亟需研究的课题。文章在阐述创业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及现行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借鉴相关国家的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2012年06期 v.17;No.7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亚军;王元年;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在不断完善,非法人企业投资者费用扣除标准也需不断改进。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非法人企业个人投资者费用扣除标准的现实,阐明了个人所得税法关于非法人企业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修订纳税申请表,完善个人投资者费用的扣除方法。
2012年06期 v.17;No.7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学勇;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完善与改进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借鉴国外有关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小微企业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2012年06期 v.17;No.7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9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张宏伟;
文章基于澳大利亚碳税实施方案,立足碳税开征风险角度,分别从经济性风险、社会性风险和制度性风险等方面,阐述我国开征碳税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借鉴澳大利亚化解碳税开征风险的举措,对我国碳税开征提出风险规避的理论建议。文章第一部分论述我国碳税开征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碳税开征存在的风险;第三部分介绍澳大利亚碳税风险及其解决方案;最后,第四部分提出我国碳税开征的风险规避策略。
2012年06期 v.17;No.76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焦耘;
一般在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中,往往强调长期的高速发展。即这一问题的关键,似乎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实际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在实践中强调的却是持续满足不断增长(未必是理性、合宜的)的需求。也就是说今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仍然讨论的是如何满足人们需要,但与传统社会中的人口问题的指向已经完全不同。以主流理论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为内核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从资源承载力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应该是在满足基本生存的前提下,满足人们有克制的进一步需求。
2012年06期 v.17;No.7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启标;
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通过财政投融资平台等各种方式举债融资,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负债的偿付风险以及由此诱发的金融风险和政府信用风险也与日俱增。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若干对策。
2012年06期 v.17;No.76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江;
在回顾了关于"财政分权理论"的主要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文章针对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从财政分权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因的重要因素,系统论证了在"非李嘉图财政体制"下由财政分权带来的地方投资过热与物价上涨之间的传导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目前我国财政的"非李嘉图财政体制"属性以及我国地方财政赤字与物价水平间的具体数量关系。最后,从完善我国当前"财政分权"制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2年06期 v.17;No.76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悦;
财政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财政投入的结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基于四川省数据,从财政投入的结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对于城乡收入的影响,同时考察财政投入对于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不同经济目标对于财政支出的结构要求,从而分析目前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更加合理的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相关借鉴。
2012年06期 v.17;No.76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