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光辉;杨澄逸;
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赋予企业新动能的同时,也给税收征管带来巨大挑战。文章从数字化相关维度出发构建了数字经济指数,基于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数字经济与企业避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显著促进企业避税程度的提高。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又给税务机关征管工作带来挑战,两相叠加增加了企业信息的不透明度,也改变了企业进行避税活动的成本收益对比,进而促进企业避税。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作用在西部地区企业与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显著。
2024年02期 v.29;No.144 56-6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1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梦媛;薛钢;
绿色创新是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科学研判环保“费改税”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将为绿色税收体系的优化提供实践证据。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2018年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探讨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的实施促进了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水平的提高,并且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和重污染企业中更为明显,但对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影响不显著。分析表明,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是通过新增绿色创新实现的,而是挤出了原有非绿色创新。
2024年02期 v.29;No.144 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1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晓东;胡子杰;黎宇霞;
地方政府长期面临财力不足压力,在“经济锦标赛”“晋升锦标赛”激励下,有强烈动机去影响域内企业投资决策,刺激企业非效率投资。以2006—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对辖区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政纵向失衡会刺激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且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过度投资。机制检验表明,财政纵向失衡下税收竞争和政府补助刺激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高质量发展五维度异质性检验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刺激效应在非高科技企业中和基础设施投入大、市场开放程度低、环保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低的地区更加显著。较高的纵向失衡引发地方财税竞逐帮扶直接形成企业投资损益,刺激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但高质量发展理念也为扭转上述传导路径提供了方向指引。
2024年02期 v.29;No.144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锐涛;
地方专项债券的基础功能是规范举债,关键功能是促进地方发展,延伸功能是稳定经济。但审批制管理模式导致各级政府忽视了责任承担,迷失于额度竞争,热衷于规模增长,不仅阻碍了前述功能实现,还蕴藏着债务风险。放弃审批制转向核准制,是实践需要,也是理论需要。核准制以法律约束为主,可有效保障规范举债;以提升市县政府举债能动性为关键,能积极推动地方发展;以市场化运行为基本形式,有利于稳定经济。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制度革新以推进核准制落地。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以权责一致为基础推动规范举债;允许市县政府在余额内自借自还,以市县政府为主导促进地方发展;加强市县政府专项债券权力制约,以各方利益均衡为前提稳定经济。
2024年02期 v.29;No.144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