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军;胡圣;
数字经济已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要求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税收优惠政策能否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值得研究。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实证检验了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税收优惠的增收效应、数字投资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优惠对非高科技企业和位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这一结论将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以税收政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2024年05期 v.29;No.147 2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10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纪强;
政策协同是应对日益复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政策主体和政策工具双重视角构建税收优惠政策协同指数,采用2015—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协同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影响。研究表明,政策协同对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作用,其中,政策工具协同的作用较政策主体协同更明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协同通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政府补助与银行信贷资金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管理成本的降低主要得益于政策主体协同,而政府补助与银行信贷资金的增加则得益于政策工具协同。此外,税收优惠政策协同的绿色转型效应会根据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和规模大小产生差异性影响。
2024年05期 v.29;No.147 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典;宋帅官;李增刚;姜凯;
有效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减税降费激励企业投资意愿对提振市场信心和扩大国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新增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新增投资规模,并且这种效果在受到融资约束更为严重的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向企业注入流动性的直接效应和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间接效应扩大企业新增投资规模。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不仅提高了企业新增投资规模,同时还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
2024年05期 v.29;No.147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峰;王嘉夫;郝超凡;
在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居民消费活力长期未能得到充分释放的双重背景下,文章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真实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显著引起了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第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更有可能提升居民的文娱消费支出,且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和赡养父母三种类型的专项附加扣除能够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积极作用,但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和住房租赁专项附加扣除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促进作用。第三,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通过提升居民实际收入,并产生心理账户效应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第四,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存在边际增加的现象;此外,数字消费场景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与居民消费之间扮演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五,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通过消费支出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投资的增长,有助于形成消费与投资双向促进的上升式螺旋。
2024年05期 v.29;No.147 5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