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108
期刊简介
《税收经济研究》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主办的“财政”类中文核心期刊,以繁荣税收经济科学、为国家税收经济部门和决策机构服务为宗旨,秉承“以特色求知名,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刊理念,突出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刊发财政学科、特别是税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供探索交流的学术平台,并致力于成为中国税收改革和发展进程的重要理论阵地。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280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24/F
本刊为双月刊,96页,定价15.00元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北路515号,邮编:225007
电话:0514-87806636
电子信箱:ssjjyj@tax-edu.net
多维财税优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产生合成谬误吗——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胡晓东;陈奕哲;胡子杰;文章以2008—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三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果。研究发现: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均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所得税优惠的促进效果最强,财政补贴次之,流转税优惠效果最弱。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类及三类政策同时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互斥效应,形成合成谬误。拓展分析显示:流转税优惠与所得税优惠对智能化程度低、供应链集中度高或融资约束紧的企业,转型促进效果更好,流转税优惠对管理效率高的企业作用更明显;财政补贴对智能化转型程度高或融资约束低的企业赋能效果更显著。此外,多维政策组合则对智能化程度低或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其互斥效应更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区位优势,财税优惠政策在中部地区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财税优惠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帮扶能力和长期可持续性,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将优惠政策涵盖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流程,增强政策之间的差异性,适度精简相关政策以优化协同式优惠,大力培育数字科技创新能力。
CGE模型下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税收政策研究
高珂;王涛;竹志奇;褚静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重点。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受到多项政策的激励,正全力助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税收政策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通过构建CGE模型,从所得税和增值税层面,分别模拟了四种调整改进的税收政策,一方面考察GDP、通货膨胀和进出口贸易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另一方面深入分析了其对不同行业的具体影响,从而评估其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并进行实际成效的高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从税种角度看,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因避免了增长的抵消效应而优于增值税优惠政策;从优惠方式来看,扣除政策因针对性更强,使得效果优于降低税率政策。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税收激励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肖人瑞;黄保聪;谭光荣;徐平国;文章基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考察税收激励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这一政策效果在高生产率企业、大型企业和以机械设备类投资为主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主要通过增加机械设备类投资和提升人力资本结构促进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出口销售收入和出口销售收入增长率,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出口绩效的改善。文章研究为新时期鼓励企业出口、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对外贸易“质升量稳”提供了重要启示。
东道国税收征管竞争力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基于CPTPP成员国的实证分析
肖毅;田文;卢奕亨;李华;文章基于2014—2023年中国对12个CPTPP成员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投资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税收征管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东道国税收征管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2)中国对CPTPP成员国的整体投资效率呈上升态势但尚处低位,且国别差异显著。(3)中国对CPTPP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且东道国政府信用度、劳动力自由度、金融自由度、贸易自由度和财政自由度的提升均可降低投资非效率程度。(4)营商环境在税收征管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东道国营商环境水平越高,税收征管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越强。因此,文章提出国际层面维护多边主义与践行“全球南方”大国责任;国家层面聚焦“协定导向”与“投资—税收协同”;企业层面注重“区位选择”与“效率—风险平衡”的路径,以提高中国对CPTPP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效率。
增值税法下留抵退税性质的辨析及其实施规则构建
姚乐祖;我国《增值税法》第二十一条完善了结余进项税的处置制度,采取了即时退税和结转抵扣并行的方案,将施行多年的留抵退税政策落实法定。但留抵税处置方案的落实仍需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增值税法》第二十一条与当前留抵退税政策之间存在新旧法衔接的问题。若完全平移现行留抵退税政策,将存在历史留抵税退还困难、留抵税不能跨税种抵扣等现实困境。上述问题成因复杂,既有生产经营规律与增值税税制的冲突,也有增值税法律规范的原因。究其根源,是对留抵税的性质界定仍不明晰,对《增值税法》第二十一条中纳税人权利的法律属性、内涵尚未达成统一认识。有鉴于此,应在厘清留抵税性质的基础上,解析《增值税法》第二十一条所涉及的抵扣权与留抵退税权,重新探讨留抵退税的条件,以期为《增值税法实施条例》的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的纳税服务模式研究
林绍君;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纳税服务遇到新兴互联网的挑战,同时也为现代纳税服务提供了发展机遇,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云服务、大数据等新技术,整合纳税服务资源,优化纳税服务流程,加快网上办税平台建设,构建"互联网+纳税服务"新的纳税服务模式,更快地推出更多的纳税服务工具,服务好纳税人,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和遵从度。
大数据时代强化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
彭骥鸣;陈爱明;韩晓琴;"大数据"是一场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掌握数据,关键是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发现数据背后的价值。税务部门也迎来大数据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靠大数据,而实现税收现代化也需要大数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税收征管既面临机遇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数据分析是应对大数据到来、强化税收风险管理的必然路径选择。
美国纳税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叶美萍;叶金育;徐双泉;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提出纳税服务概念以来,经过50余年的发展,美国已形成独具特色、引领世界的纳税服务经验,其核心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纳税服务理念、"从纳税人角度勾画纳税服务蓝图"的纳税服务趋势和"让纳税人遵从更容易"的纳税服务举措。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纳税服务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纳税服务体系,切实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推进我国纳税服务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赵美凤;李建英;王绿荫;纳税服务现代化是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尤其在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推进税务系统机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背景下,我国税务部门的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满足纳税人多样化需求、建立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实现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文章从社会治理角度入手,阐述纳税服务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并简要分析了我国纳税服务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新形势下我国纳税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出推进我国纳税服务现代化和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关于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与税收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思考
郑开如;"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深化改革的当头炮,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保障,担负着凝聚强大发展动力重要使命。作为税务部门,落实"放管服"改革就是减负担、降门槛、创条件、增便利,对提升税收治理能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实现税收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税收营商环境是指对企业遵从税法规定、合理纳税存在影响的相关环境条件。"放管服"改革工作越到位,税收营商环境指标得分就越高,表明税收营商环境越好。两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手段,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是目的。文章着重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意义,当前"放管服"改革主要做法、存在问题以及深化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对策建议进行探索。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绿色税收体系构建
邓力平;陈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体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税收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正向激励作用得以显现。文章以习近平生态思想为指引,尝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税收观的框架内,从六个方面来探寻税收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提出绿色税收体系建设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问题,并就“双碳”视角下的绿色税收体系的目标构建与实现路径提出建议。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研究的文献综述
彭骥鸣;韩晓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当前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国内学者围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意义、效应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主要就纳税人、税务机关和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税收负担、税收征管等三个问题的研究做一综述。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国际趋势、典型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崔志坤;在宏观经济走势及个人所得税本身缺陷的大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趋势表现为:扩大税基,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减少税率档次;降低个人投资所得的税负;税收指数化措施被广泛应用;减税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及规范税收优惠等。个人所得税在不同国家税制中的地位不同,因此在具体的税收制度设计中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取向。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别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单一税及二元所得税的实践使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国外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有其原因,但还是为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形势判断
张永忠;对遗产税开征形势的判断,关系我国社会的稳定。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呈顺推之势、开征条件不成熟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可能贻误遗产税开征的战机,影响社会的稳定。我国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的社会心理失衡,正以强大的压力倒逼着遗产税的开征,情势十分危急。应该充分认清这一严峻的形势,积极推动我国遗产税的尽快开征。
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研究
贾绍华;梁晓静;作为传统商贸的电子化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为提升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一直是全国税收工作的巨大难题。文章在解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征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别从税收政策、税源管理和征管流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建议。